首页

黑冰踩踏免费专区

时间:2025-05-30 06:15:49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37413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气暖和了,过敏的人为啥也多了

徐显秀墓壁画艺术价值较高,画家采用铁线勾勒和晕染技法,线条疏密有致,完全符合古代文献中描绘的“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壁画集中反映了晋阳地区北齐社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是体现中华多元一体文明的绚丽瑰宝。2002年,北齐徐显秀墓的考古发掘获得中国考古界最高奖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获得“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专家组称其壁画为“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

做好退役电池回收利用

根据《意见》,东莞将施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将现行稳定居住就业入户(即居住证年限累计满5年、社保年限累计满5年)调整为:非莞户籍居民在东莞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在用人单位正常参加东莞社会养老保险,申请时持有东莞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含电子居住证)连续满1年,可以申请入户,申请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

曾在国庆大阅兵担任领队的将军履新

在巴西人眼中,中国从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变成了一个可亲近的、可合作的大国,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高沁翔教授表示。他还称,2024年春节期间,圣保罗市议会举办了升旗仪式,庆祝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今年,巴西艺术和文化界,也将策划多场庆祝活动。(薛凌桥 拍摄:吴家驹 薛凌桥)

长三角铁路迎国庆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中方对肯尼亚近日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表示诚挚慰问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法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10年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国际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中法环境月”连续开展10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中法环保合作;去年11月,中法碳中和中心正式启动,彰显双方拓展创新和低碳转型发展合作、携手保护地球的雄心。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国际社会应如法中一样,坚持落实《巴黎协定》并积极采取具体行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